***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文 /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杰
2022 年 8 月以來,羊城晚報報業集團攜手廣東省文旅廳、廣東省博物館,聚焦廣東省博物館《繪冠南天——粵藏宋元書畫特展》,在《羊城晚報》及金羊網、羊城派 APP、" 云上嶺南 " 文化博覽會、" 羊城晚報 " 視頻號等處開辟《名家說名作》欄目,推出系列報道。
這一組全媒體報道通過面對面訪談當代人文名家,深入挖掘大展所示經典書畫珍品的淵源、傳序等線索,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古今經典名家對話。
截至本期,本欄目先后邀請陳傳席、吳泰、陳志平、林銳、容璞、林藍、李勁堃、彭玉平、朱萬章等九位當今書畫創作、鑒賞及學界名家、嶺南著名藏家后人。
他們結合自身的感受,對陳容《墨龍圖》、白玉蟾《足軒銘》、黃公望《溪山圖》、李衎《紆竹圖》、蘇軾書法《荔子碑》、趙孟頫書法《陋室銘》等多件重點展品加以介紹和剖析,為當下文藝繁榮與公共文化建設提供啟示。
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林藍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曾說:" 當物質發展達到一定水平,怎樣去追求更有品質的精神生活,傳統藝術家和他們的作品給我們留下了直接的范例。"
此次特展立足 " 粵藏 " 和 " 宋元書畫 " 兩個基本點,對廣東書畫家創作及藏家收藏的宋元書畫、著錄、刻帖等進行系統梳理。
本欄目則通過上述當代藝術名家的解讀,從弘揚中華人文藝術傳統出發,讓讀者深入體會宋元山水畫及書法藝術的奧妙,還旁及文學、史學等領域,折射出嶺南藏家、學界對保育中華優秀文化所做的努力,意涵深遠。
粵博大展昨日落幕,《名家說名作》欄目 " 繪冠南天 " 系列也于此收官,感謝讀者一路陪伴,期待有更多機會繼續交流。
系列精彩海報請看下圖,拉到圖末掃碼可看本欄目合集: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 | 鄧瓊 文藝
校對 | 馬曼婷
繪冠南天大展收官,一圖通覽名家解讀 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鎮定自若無可忍19. 春花的世界似乎離我漸遠了,那種悠然的歲月也向我揮手作別。而今而后,我只能生活在你的世界里,守著你的搖籃,等待你的學步,直到你走出我的視線。58. I got sick and tired of doing the routine work day after day.《論語》33.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木蘭花 晏幾道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書畫,嶺南,博物館,書法,藝術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Taking into account all these factors / Judging from all evidence offered), we may safely draw (reach / come to / arrive at) the conclusion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