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電腦游戲 手機游戲 翻譯軟件 動漫下載 電影下載 電視劇下載 游戲攻略
標題 | 直徑只有區區 30 厘米的“餅”:國內卻只有一家能做! |
分類 | 熱點事件 |
內容 | ***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對于半導體硅片,相信大家都略有了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我國在硅片制造技術上有何表現。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硅片及芯片制造行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科技騰飛 后來居上的中國光伏 芯片制造只能用結構有序的單晶硅,但高純度多晶硅卻并非無用之物,較高純度的多晶硅可以用來制作太陽能電池板與相關組件,與之相關的行業正是我國領先全球的行業——光伏產業。 相較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中國是光伏產業的后來者,但中國卻用了十幾年的時間實現這一領域從培育期、成長期到成熟期的追趕和超越,不可不謂科技騰飛的典范。 目前,中國已經成為世界太陽能發電的龍頭,擁有全球最大光伏發電全產業鏈集群、最大應用市場、最大投資國、最多發明和應用專利和最大產品出口國等一系列桂冠。 在 2019 年,中國多晶硅產能占全球總產能的 69.2%,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光伏產業之所以能夠發展的如此迅速,離不開國家十多年來的政策扶持。 為了響應《巴黎協定》,我國提出了 " 碳中和 "" 碳達峰 " 的號召,而光伏發電正是綠色清潔能源的典范。在我國大力支持光伏產業的政策利好環境下,產業內的光伏發電迅速發展。 2013 年,全國光伏發電量僅為 91 億千瓦時,到 2019 年,全國光伏發電量已達 2238 億千瓦時,較 2018 年增長 26.08%。 到了 2020 年底,全國光伏發電量達到 2605 億千瓦時,較 2019 年增長 16.4%。 中國以實際行動向世界展示著大國風度。 ![]() 稍顯低迷 受限于成本的芯片半導體行業 相較于光伏半導體行業的鼎盛,我國芯片半導體行業則稍顯低迷。半導體硅片作為半導體材料中成本占比最高的部分,在芯片產業鏈發揮著最關鍵的作用。 從成本占比來看,硅片在半導體材料中市場占比達到 37%,為第一大半導體材料。 從產業鏈地位來看,硅片作為半導體產業鏈的起點,直接影響芯片的制造質量,因此,硅片制造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硅片的應用與硅片尺寸密切相關。 ![]() 12 英寸硅片通常用于集成電路先進制程,例如智能手機處理器、電腦的 CPU 和顯卡、人工智能、儲存芯片等高新領域。 ![]() 8 英寸硅片主要制造電源管理器、MEMS、顯示驅動與指紋識別的芯片。無論是物聯網,還是汽車電子都需要它的技術支撐。 ![]() 6 英寸硅片則主要涉及功率器件、分立器件等常用領域。 通過以上梳理,我們會發現,越是先進工藝的芯片,其所用的硅片尺寸也越大。 這并不是因為什么高深的原理,溯其根本,只有兩個字——成本。芯片是矩形,這是基于成本的考量。 由于從硅片上切割出圓形芯片并非易事,同時也會造成對邊角量的大量浪費,因而將芯片做成矩形,會使邊角量浪費最少。 晶圓是圓形,也是為了控制成本。經由直拉法(CZ 法)或懸浮區熔法(FZ 法)所制作出的硅棒是圓柱,圓形也最方便打磨,浪費最少。 另外,同對角線長度下圓形面積更大,無論怎么劃分大小,圓形最后分切出來的芯片一定比方形的多或相等。 圓形硅片還與后續的光刻等工藝不謀而合,而如果選擇方形,光刻膠旋涂的均勻性會成問題,易導致更多的浪費,在圓形硅片上做矩形芯片反而很 " 般配 "。 當然,雖然已經非常節約,但硅片邊緣內側區域還是會存在浪費。 如何盡可能地減小浪費呢?這就需要用到高數知識——微積分。 只要晶圓足夠大,芯片足夠小,拼起來的邊緣就會逐漸向圓形逼近了,這就是數學的力量。 ![]() 諸如電腦 CPU 這樣的芯片,每一枚的成本都不菲,廠商自然會選擇用一次流程制作足夠多的芯片的形式,以保證足夠的良品率。 如果選擇小尺寸硅片制作高端芯片,成本可以說是他們 " 無法承受之重 " 了。 在我國,高端芯片所使用的 12 英寸硅片的制造產業發達嗎? 我們先看看全球硅片市場。根據 SEMI 數據統計,全球硅片前五大制造廠商(CR5)市場占有率高達 92%。 其中,日本信越化學占比 28%,為全球第一大硅片制造商;日本 SUMCO 占比 24%,排名第二;其余廠商依次為中國臺灣環球晶圓、德國 Silitronic、韓國 SK Siltron。 這些廠家主要制造主流的 12 英寸和 8 英寸硅片,甚至已經開始研究 18 英寸硅片的量產和成本控制。 這么看來,現在只剩下 8% 的份額可供全球其他硅片廠商搶奪,中國大陸便是其中之一。 ![]() 在我國大陸的硅片領域中,6 英寸的國產率超過 50%,已經能夠做到自給自足。8 英寸國產率約 10%-15%,相對比較欠缺,而 12 英寸基本是一片空白,市占率只有 1%。 因此,8 英寸、12 英寸等大尺寸的硅片領域,可以說是我們的 " 短板 "。沒有大尺寸的硅片,高性能芯片的出現則更是難上加難。 為什么做出大尺寸硅片這么難? 可能你會感到奇怪,不就是大一點的硅片嗎?流程相同,為什么中國能做 6 英寸硅片卻做不出 12 英寸硅片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還需要回到硅片的制作流程中來考慮。 硅棒的制作采用 CZ 直拉法,它需要將多晶硅熔化在石英鍋內,再把硅棒從巖漿中拉出來。 想要制作 12 英寸的硅棒,需要一口直徑達到 32 英寸的大鍋,并且是一口無比純凈,幾乎不含雜質的石英鍋,打造這樣一口純凈的石英鍋,其本身就是一門技術活。 ![]() 此外,制作的硅棒越粗,鍋里的巖漿也要多很多,這對提拉過程中的溫度、提拉速度、旋轉速度和提拉時間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時,還需要處理隨之而來的一系列問題,例如巖漿對流和溫度梯度等物理問題。 總而言之,大尺寸硅片需要上游生產與切割設備、下游各式組件及制備技術等各方面的全面配合。 當然還有最關鍵的——成本。 制作大硅片是為了降低生產成本,但更大的硅片往往無法帶來更高的生產效率,反而可能增加設備成本與時間成本,這就需要我們在設備和生產等部分降低成本,才有可能吸引廠商建設 12 英寸的硅片線。 未來可期的中國硅片 在過去 5 年中,中國半導體產業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隨著國產芯片逐漸登上主舞臺,數以千計的芯片公司遍地開花,國內芯片產能需求迅速膨脹,芯片性能向世界水平不斷追趕。 相應的,我國大陸晶圓廠商也在迅速發展。 目前,新昇是唯一一家國產 12 英寸大硅片量產企業,現有產能達 15 萬片 / 月。 在國家大力扶持國產化進程下,如今中國的廠商也正在積極規劃大硅片項目。 據中科院數據,我國已投產的 12 英寸硅片線超 20 條,宣布在建的有 8 條。建成后,全國產能將超 234 萬片 / 月。 我國 12 英寸硅片產線總投資額超過 15000 億元,在建和規劃中的 12 英寸硅片廠投資近 7500 億元。 因此,如今對我國大陸硅片行業的評價,應該是未來可期。 中國從來就不是服輸的國家,自古以來流淌在中國人血脈中的精神是不懈拼搏。如今,硅片對中國而言,就像十幾年前的光伏對中國而言一樣,道阻且長。 十幾年前,我國的光伏產業同樣面臨的發展難題,但十幾年后的今天,我國已然成為世界太陽能發電的龍頭,擁有全球最大的光伏產業群。 我們可以大膽的暢想一番,如今中國光伏在全球的占比怎樣,那么十幾年后的中國硅片在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又將如何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 |
隨便看 |
|
哈斯迪拉游戲下載網游戲攻略欄目提供軟件使用教程、手機游戲攻略等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