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電腦游戲 手機游戲 翻譯軟件 動漫下載 電影下載 電視劇下載 游戲攻略
標題 | 申請香港研究生,越來越難 |
分類 | 熱點事件 |
內容 | ***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作者 | 路遲
" 知道很卷,不知道這么卷。" 今年 9 月,某 " 雙非 " 院校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畢業、均分 88/100 的李桃申請了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理工大學與香港城市大學。10 月初,她就收到了中文大學人類學發來的拒信,理由是 " 學位少、競爭激烈 "(very small quota, the competition has been intense ) 申請 2023 秋季研究生被拒是什么概念?根據官方網站信息,香港各大高校碩士研究生秋季入學課程的申請,大部分從每年 10 月至次年 3 月截止,這是一段較長的時間。 但剛剛提交申請不到兩個月就被拒,只有一種可能:錄取名額已滿,學校已經招到了他們想要的學生。 ![]() 港校的申請名額意外地很快錄滿(《你好,之華》劇照) 2022 年,全國高校畢業生有 1076 萬人,同比增長 167 萬人;其中,考研人數達到 457 萬。而據智聯招聘的統計,今年畢業生獲得 offer 的比例為 46.7%,低于 2021 年的 62.8%。激烈的競爭,首先體現到了研究生的申請上。 曾經去往香港、澳門等地升學是一個相對性價比較高的途徑,而且難度較歐美的高校更容易。但近年來,情況已經發生變化。 以香港科技大學為例,2022 年,申請報讀研究生的人數直接較去年同期上升 48%。 留學中介的工作人員胡靜告訴南風窗,與三年前相比,今年留學香港的競爭人數與難度可以說是呈 " 指數倍增長 "," 別的國家比如英國美國,申請人數最多每年增長 10%-20% 之類的,但香港直接是同比翻倍。" 從今年開始,李桃感受到各方面的競爭瘋漲:對績點、語言成績的申請要求平均比以前高出 20%,周圍同學開始密集討論申請港研,甚至有大二的學生開始討論 2025 年秋季的申請。 " 一切都變得更提前、更擁擠了。" 985," 全聚(拒)德 "近年來申研圈里流行一句話:" 雙非申港五,想都不要想 "。意思是,一名大陸本科生想要申請香港排名前五的專上院校的研究生,必須有畢業于 "985""211" 院校的學習經歷。 某 " 雙非 " 院校畢業、本科成績均分 90 以上的小莎,從 2021 年初開始連續兩年申請港校,五所填報的學校都 " 全聚(拒)德 " 了。 ![]() " 全聚德 ",是考生自嘲的說法,透露著無盡的無奈(《六弄咖啡館》劇照) " 全聚德 " 成為從去年到今年申研隊伍里的熱詞,是申請者用來自我調侃 " 無一錄取 " 的慘狀的。申請香港研究生雖然不需要通過統一的考試,但提前準備繁復的材料、語言成績和努力提升本科均分,每一關都不可小覷,都得提起十二分精神。 " 畢業即失業 " 的競爭壓力,考研獨木橋的不堪重負,讓 " 雙非 " 院校畢業生何菲將目光投向了申請境外研究生。去年 12 月,還在念大四的何菲就參加了考研,考完后自覺不理想,當天就開始著手準備申請港澳的研究生。 雖然本科學校在國內不算第一梯隊,但何菲的四年成績均分在 90 分左右,按照 GPA 算大概在 3.7-3.8,英語六級也以不錯的分數通過。2020 年以前,何菲身邊也不乏擁有類似學習成績的學長學姐被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錄取,在她的預計和想象里,她的條件申請香港,不應該這么難。 ![]() 如今,申請港校研究生遠比想象中難(《你好,之華》劇照) 不過,由于原計劃 3 月份在上海參加的雅思考試因為疫情被取消了,何菲只好先考慮能用六級英語申請的學校,最終鎖定了四所目標:香港城市大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與澳門城市大學。 香港是她最理想的去處,其次是澳門大學。然而,今年春天,剛剛提交申請后不到一個月,何菲就收到了澳門大學的拒信。這期間,她也知道不少申請者陸續收到了香港的拒信,她還打聽到,今年申請城市大學法學專業的人數,比去年足足翻了兩倍不止。 直到今年 6 月,香港城市大學的拒信終于來了,何菲申請的三個專業一無所中。 不過,當時她已經接受了唯一一所申請成功的澳門科技大學的 offer。她在留學群里看到不少 985、211 院校的畢業生都已經被城市大學拒絕,且澳門科技大學可以提供給自己獎學金,何菲便沒再對香港抱希望。 ![]() 即使是 985、211 院校的學生,也很容易被拒(《我心雀躍》劇照) 畢業這年夏天,她感受到方方面面的競爭加劇??佳谐煽兂鰜砗?,雖然超了國家線三十多分,但 " 依然沒學上 ";九月份到達澳門后還發現,澳門大學最終錄取的學生," 要么是 985、211,要么是法學系內部知名的‘五院四系’院校。" 一家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有連鎖經營的留學中介的申請老師胡靜根據經驗直觀感受到," 香港這幾年讀研卷上天 ",大致是從 2020 年開始,申請渠道變得異常擁擠。以香港中文大學的經濟學(Economic)專業為例,"2017、2018 學校收到約 600 份申請,但到 2021 年已經變成了 3500 份申請書。" 還有香港城市大學,截止到 2021 年 2 月——那時還沒完成申請和招生,申請量已經達到了 2020 年的雙倍,"60-70 個學生競爭一個名額已經是常態了 ",胡靜表示," 如果是在英國,一個非常非常熱門的專業,可能也就最多 20-30 個學生爭搶一個位置。" ![]() 2022 年香港城市大學錄取數據中,金融和金融工程專業大陸學生占比 94%(來源:香港城市大學官方) 中介建議從 " 末流 985" 中文系畢業的俞丹將香港前三所大學作為保底來申請,按照往年經驗,俞丹的條件是絕對占優勢的:雖然本科學校并非頂尖,但她有著 3.8/4 分的績點,7 分的雅思成績,一份二等獎學金與兩段實習經歷,這已經超過她的中介遇到過的不少學生了。 然而,香港科技大學第一個發來拒信后,她對剩下兩所也沒了希望。更意想不到的是,她同時還申請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也把她拒絕了。 成立于 2012 年的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近年來錄取要求也節節攀升,據該校金融工程專業發布的 2021 年秋季入學錄取數據,已錄取的學生中,59.6% 來自 985 院校,22.4% 來自 211 院校。 等待運氣提交申請后,等待的日子是煎熬的。反復查看郵箱成為日常習慣,凡有心儀學校發來的郵件,第一時間查看第一行,看是 "congratulation" 還是 "sorry",這兩個詞的不同決定了申請命運的走向。 除了這兩個以外,還有另一個詞狀態會引起焦灼:"waiting list(進入等待行列)"。 如果學校告訴申請者 TA 已經被放進了 "waiting list" 里面,則代表申請者的材料進入了審核階段,如果到最后期限沒能錄取到足夠合適的學生,或是有學生拒絕了 offer,等待行列里的學生名字便可能順位上移。但如果沒有另行通知,則默認沒拒絕。 ![]() 等待結果的過程讓人無比焦灼(《六弄咖啡館》劇照) "waiting list 就是備胎 ",在收到香港中文大學 "waiting list" 通知的俞丹看來,這是比直接拒絕更讓人焦灼的狀態,因為系統的不透明,沒人能看到與自己處于同一競爭行列里的有多少人、有哪些人。 李桃也收到了香港理工大學 "application be considered" 的郵件," 應該和 waiting list 類似,都是做備胎。" 學校猶豫不決,李桃反而漸漸放平了心態," 聽天由命 ",她還申請了兩所北歐的大學,如果真的 " 全聚德 " 了,她就決定 gap 一年。 這種等待機制與校內選課系統相似,都是在有限的資源與激烈的競爭情況下,等待運氣的庇佑。 不過,何菲觀察到," 港澳的學??赡軙橐恍┛佳惺ЮY質很好的人放低門檻,甚至會延長一些錄取時間。" 一些學校似乎會悄悄在內地考研成績出來后增放名額,比如去年澳門大學的犯罪學專業,就專門發通知延長錄取一個月,讓一些考研失利的人能再次申請或被補錄。 ![]() 港澳學校也有可能會放低門檻,延長錄取時間(《六弄咖啡館》劇照) 一切都是不定數。被錄取的可能性是不確定的,但不被錄取的情況更是多樣復雜且難以預料:學校不夠好,均分不夠高,語言成績被別人比下去了,文書不夠吸引人,實習或工作經歷不如別人豐富,甚至僅僅可能是,學校在審理你的申請之前,就招到了足夠且合適的人。 十月份的最后一天,有中介放出了內部得到的部分港校錄取信息,2023 年秋季錄取名單里,一眼望去,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同濟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這些內地頂尖高校占多數,且被錄取者的本科成績幾乎都在 85/100 分以上。 與越來越高的錄取要求相對應的,是各高校不同程度的學費上漲。比如香港大學的 2023 年秋季共開設的 8 個商科專業,除 MBA 以外,其余專業均漲價 3 萬至六萬港元不等,其中金融科技和金融專業更是直接漲到 46.2 萬;香港中文大學漲幅最大的信息與技術管理專業與金融專業,2023 年秋季入學也分別漲到了 28 萬與 40.5 萬港元。 ![]() 香港大學的學費大多都在上漲(來源:香港大學官網) 自從 2019 年入學以來,李桃身邊幾乎每個大學生都在談論畢業后的去處,仿佛進入校園不久,就已經開始走向結束,如果找不好退路,畢業后就一切打回原點。 大學的意義在哪里?她想不明白,好像四年時間就在無意義的競爭和焦慮中一晃而過了。 何處是岸事實上,哪怕是在港?;驀飧咝.厴I的本科生,想申請到一所不錯的香港讀研,也不再如過去那么容易。 2020 年畢業于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的李亞,連續兩年申請二十多公里外的香港大學都沒能成功,第二年申請排名略高于港大的倫敦大學學院(UCL)的同專業,竟然成功了。 不僅是境外高校,境內考研也一度出現了 " 倒流 " 趨勢。通常而言,考研大多選擇實力背景強于本人本科學?;蛳嗖顭o幾的學校,而近年來," 雙非 " 大學的研究生名單中都出現了不少 985、211 本科生,甚至包含有北大、復旦等知名高校畢業生。 ![]() 現在考研還出現了 " 倒流 " 的趨勢(《編舟記》劇照) " 我以前可能對申研有誤解,覺得這么多學校,總有一個你能上,至少看上去不像考研那樣競爭激烈。但申請后才發現完全不是那樣的。不同學校都要花時間精力、金錢成本,真的有可能到最后一個都上不了。" 李亞的朋友、畢業于某 985 院校的李禾感慨道。他在 2021 年申請香港理工大學的心儀專業失敗后,今年打算重新加入考公大軍," 既然都要卷,不如選一樣成本相對低的。" 李禾估算,這兩年申請港校的難度只會遞增,上岸的可能性越來越低。 " 上岸 ",越來越成為年輕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個詞。 實際上,即便未必人人都說得清楚 " 岸上 " 吸引自己的究竟是什么," 岸下 " 又有什么洪水猛獸。但這一 " 岸 " 人滿為患,那就只能換下一個碼頭努力。 ![]() 每個人似乎都有自己的 " 岸 " 要上(《六弄咖啡館》劇照) 如今看來,宇宙盡頭不管是哪里,岸上都已人滿為患。人們仍然在努力爭取想要的生活,但也有句話叫 " 學海無涯 ",為了求學、" 有書讀 ",或是單純的無路可去,都可以多想一秒,眼前這條路究竟是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從一所 " 雙非 " 院校的人文專業畢業三年后,唐悠悠決定重新回到學校,但她坦然看待自己的弱勢處境,一邊工作一邊考語言成績,并不執著于一次性申請成功。從 2021 年初就開始著手申請,連續兩輪 " 全聚德 " 后,她最后只將目標放到了香港浸會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兩所學校。 ![]() (《奶酪陷阱》劇照) 與此同時,唐悠悠身邊也不乏優秀院校畢業生被拒的情況。她索性辭了職,全職脫產備考雅思,前前后后考了三次,最好的成績也僅達到 6 分,這往往是境外高校要求的最低分。 實際上,大多數學校和學院都向申請者提出了至少 6.5 甚至 7 分的語言要求。為了供自己不斷考試,去年秋天,唐悠悠重新找了份工作,一邊賺錢,一邊備考。 " 只是太想讀書,工作后越來越懷念學校。" 這是她激流勇進的動力。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申請香港研究生,越來越難 恬鶴立雞群秀麗多姿不知恥50. 好情緒才會有好風景,好眼光才會有好發現,好思考才會有好主意。26. 競爭與合作精神 sense of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26.皮之不存,毛將安附。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云淡星疏楚山曉。聽啼烏,立河橋,話未了。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錄取,香港,院校,大學,考研Given that Olympic Foods does benefit from lowered processing costs due to its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prediction about maximum profits is still in lake of solid ground. |
隨便看 |
|
哈斯迪拉游戲下載網游戲攻略欄目提供軟件使用教程、手機游戲攻略等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