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電腦游戲 手機游戲 翻譯軟件 動漫下載 電影下載 電視劇下載 游戲攻略
標題 | 想要繼續購買俄石油?美國給印度開條件 還提到中國 |
分類 | 熱點事件 |
內容 | ***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美國給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提出條件:避免使用西方的保險和航運服務。 綜合路透社和今日俄羅斯電視臺(RT)網站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耶倫 11 日表示,美國樂見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包括以高于 G7 規定的上限價格購買俄羅斯石油,但條件是,印度避開受價格上限機制約束的西方保險、金融和海事服務。 ![]() 耶倫周五在新德里與印度財政部長會面期間接受媒體采訪表示,俄羅斯原油 " 將以低價出售,我們很高興印度或非洲或中國能買到這種便宜貨 "。 耶倫還稱,一旦歐盟下個月停止所有俄羅斯石油的海運進口,莫斯科將被迫接受限價或市場價格的大幅折扣。當歐盟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時,俄羅斯將發現很難繼續運送之前那么多的石油,他們將努力尋找買家,而許多買家都依賴西方服務。 根據歐盟此前通過的制裁措施,歐盟將在 12 月停止海運進口俄羅斯石油。9 月份,G7 各國財政部長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已同意對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實施價格上限。 俄方則強調,不會向那些支持對俄石油限價的國家供應石油和石油產品,俄拒絕在非市場條件下對外供油。 延伸閱讀 又拉又勸又施壓 美國為什么單獨對印度如此 " 忍氣吞聲 "? ![]() 直新聞:劉先生,對于美國、日本、印度及澳大利亞在日本關東以南的太平洋上正在進行的 " 馬拉巴爾 " 大規模海上聯合演習,你有些什么樣的觀察?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這些年以來,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三方一直在試圖將美日印澳 " 四邊機制 " 打造成一個在 " 印太戰略 " 框架下的安全組織,甚至是將其打造成所謂的 " 亞洲版北約 "。但是,由于印度的顧慮與反對,這件事情一直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進展,以至于美國只能從經濟上迂回包抄,也就是先從 " 印太經濟框架 " 做起,來進行整合。 那么,從這次舉行的 " 馬拉巴爾 " 大規模海上聯合演習來看,我認為,至少美國、日本、澳大利亞三方正在試圖玩 " 借殼上市 " 的游戲,也就是以 " 馬拉巴爾 " 為掩護,以偷梁換柱的方式打造一個 " 印太戰略 " 框架下的安全組織。 我認為,當前有三大跡象可以證明我的這一判斷:第一個是," 馬拉巴爾 " 海上聯合軍演始于 1992 年,原本只是美國海軍與印度海軍舉行的聯合演習,但是隨后美國將日本與澳大利亞都拉進來了。這就跟 " 印太戰略 " 下的美日印澳 " 四方安全對話 " 機制完全重疊了;第二,近年來隨著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加入," 馬拉巴爾 " 軍演的地點正在從印度洋轉移到了太平洋,尤其是這次軍演地點是在日本關東地區以南的太平洋,離中國非常近,其矛頭指向已經是昭然若揭;第三,關于這次演習的目的,美軍第 7 艦隊指揮官湯瑪斯說,是為了反對相關國家在區內以實力改變游戲規則,而日本媒體則是直接點了中國的名,稱本次軍演就是在針對中國。 那么,既然美日澳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將 " 馬拉巴爾 " 海上聯合軍演打造成 " 印太戰略 " 框架下的四方聯合軍演,他們又為什么要藏著掖著不直接改名呢?我認為,這背后的癥結還是卡在印度身上,印度不僅一如既往地反對將 " 四方安全對話 " 機制打造成一個安全組織,不想跟美日澳結成四方軍事同盟,更不想赤裸裸地把矛頭直接對準中國。所以我們看到,印度《金融快報》在報道這次 " 馬拉巴爾 " 演習的目的時,顯然跟美日澳的說法出現了完全不同調的現象,他們說是因為俄烏沖突持續以及俄朝兩國近期都進行了導彈試驗。這顯然是為了避免過度刺激中國。 ![]() 直新聞:在美國國務院新聞簡報會上,發言人普萊斯一方面明確提出,印度購買俄石油不違反西方制裁,另一方面又呼吁印度減少對俄羅斯石油的依賴。對此,你怎么看?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在制裁俄羅斯石油貿易上,美國是非常希望印度能夠堅定地跟自己站在一起。美國這樣做,不僅僅是印度繼續購買俄羅斯石油,會影響西方世界對俄羅斯打經濟戰的成效,更為關鍵性的是,這背后既關系到美國老大的面子問題,還關系到美國全球戰略的實質性問題。假如印度聽了美國的話,那就意味著無論是在對待俄羅斯還是中國問題上,印度都已經站到了西方陣營一邊。假如印度仍然我行我素,繼續跟俄羅斯保持石油貿易往來,那不僅意味著印度拒絕了美國的選邊站隊要求,而且意味著將來在 " 印太戰略 " 上,印度也會靠不住。這就是拜登總統本人親自對印度總理莫迪軟硬兼施又拉又勸又施壓的原因。 然而,根據西方媒體報道,在俄烏沖突發生之后,印度不僅將進口俄羅斯石油的數量陡然間提升了十倍以上,甚至還將從俄羅斯低價進口的石油,高價倒賣給了一些西方國家。西方輿論甚至認為,要是沒有印度的不聽招呼,俄羅斯經濟可能早就頂不住了。不過盡管如此,從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的談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拜登政府對印度的態度仍然是敢怒不敢言,甚至還以 " 印度購買俄羅斯的石油是其主權范圍內的事情 " 來為印度辯解。不僅如此,美國還準備以向印度出口高科技武器的方式,來進一步拉攏印度。 那么,美國為什么單獨對印度如此忍氣吞聲?我覺得答案就隱藏在美國的國家安全戰略當中,他們把中國當成了主要與持久性的競爭對手,同時,即使爆發了俄烏沖突,他們仍然僅僅是把俄羅斯看成了是即時的威脅。在這一總體戰略方針下,針對中國的 " 印太戰略 " 無疑就是美國外交與安全戰略的重中之重。因此我認為,美國對印度網開一面,仍然是為了維持 " 印太戰略 " 的大局,或者說是為了讓印度更加積極地投入到 " 印太戰略 " 當中。 值得注意的是,普萊斯還表示,美國致力于與印度合作,他們希望從印度身上看到外交上的轉變和再定位,這是本屆美國政府和未來幾屆政府的任務。這背后的潛臺詞就是,美方認為,當前印度無法全身心地投入 " 印太戰略 " 尤其是無法跟美日澳結成真正的軍事同盟,癥結就在于印度奉行的是獨立自主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因此,本屆以及未來歷屆美國政府的中心任務,就是勸說印度放棄獨立自主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 ![]()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美國最終能夠成功地勸說印度放棄獨立自主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并跟美日澳結成軍事同盟嗎?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近年來美國之所以會將原先制定的 " 亞太再平衡 " 戰略升級為 " 印太戰略 " 也就是把印度拉進來,首先看中的就是印度獨特的地理位置,也就是可以利用印度把持著印度洋的優勢來封鎖與遏制中國,其次是看中了印度的軍事與經濟實力,再次則是因為印度跟中國存在著邊界領土主權糾紛。就是因為這三點,才讓美國產生了可以將印度拉進 " 印太戰略 " 中共同圍堵中國的幻覺。 然而,近年來印度在 " 印太戰略 " 圍堵中國上的三心二意,以及在制裁俄羅斯問題上公開跟美國對著干現象,都讓美國越來越產生了 " 所托非人 " 的感覺。這不僅僅是因為印度奉行的是獨立自主與不結盟的外交政策,印度的處世方式是非常務實的,他們更看重實實在在的國家利益尤其是經濟利益。我認為,正是因為如此,本想把印度拉進 " 印太戰略 " 中以壯大自己力量的美國,卻發現印度居然成為了 " 印太戰略 " 中的最大短板,甚至是在相當程度上拖累了 " 印太戰略 " 的發展進度,并且有可能使得 " 印太戰略 " 最終會成為全球最大的爛尾工程。我相信,今天的美國一定會后悔當初不應該將 " 亞太再平衡 " 戰略貿然升級為 " 印太戰略 "。 ![]() |
隨便看 |
|
哈斯迪拉游戲下載網游戲攻略欄目提供軟件使用教程、手機游戲攻略等方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