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 |
*** 次數:60000 已用完,請聯系開發者***
長空礪劍,逐夢空天
1949 年 11 月 11 日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正式成立
73 年風雨兼程
人民空軍在藍天筑起巍峨界碑
用熱血捍衛萬里長空
用青春奉獻家國安寧
成立之初
他們白手起家,拼出夢想航跡
1949 年 10 月 1 日
新中國開國大典上
空中編隊呼嘯而過
當時,人民空軍的飛機多數是繳獲的
甚至很多是拼湊組裝起來的
參閱飛機只有 17 架
周總理說:" 飛機不夠,我們就飛兩遍 "
那時,人民空軍白手起家
新中國百廢待興
戰火中磨礪
他們奔赴血與火的戰場
人民空軍剛剛成立不久
便直面隨即而來的抗美援朝戰爭
對戰號稱 " 世界王牌 " 的美國空軍
人民空軍創造了世界空戰史上的奇跡
在兩年八個月的作戰中
擊落敵機 330 架、擊傷敵機 95 架
飛行員王海
在空戰中共擊落擊傷敵機 9 架
王海所在飛行大隊共參加空戰 80 余次
擊落擊傷敵機 29 架
被譽為 " 英雄的王海大隊 "
談起空戰中不懼強敵,他說
" 我就是憑著勇敢,勇敢不怕死
飛行員怕死還能當飛行員嗎?"
從羽翼未豐到鯤鵬展翅
73 年來
國產新型戰機持續列裝
人民空軍的航跡越飛越遠,越飛越高
披荊斬棘
他們拼出大國重器、雄師勁旅
1996 年,首屆珠海航展
人民空軍的強 -5 飛機已服役數十年
蘇 -27 戰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外媒戲稱這次航展為
" 世界最大的俄制武器展銷會 "
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
" 戰神 "轟 -6K掛彈抵達
以殲 -20、運 -20、運油 -20等
為代表的 "20 家族 " 現役裝備齊亮相
多型戰機共舞藍天
礪兵臺海
他們是所向披靡的刀鋒
今年 8 月,東部戰區按計劃
位臺島北部、西南、東部
??沼蜻M行實戰化聯合演訓
殲 -20、殲 -16、轟 -6K、運油 -20 等
國產戰機成體系振翅高飛
" 王海大隊 "" 杜鳳瑞大隊 " 等
英雄部隊精銳盡出
其間,空軍飛行員侯弘
駕駛戰機俯瞰祖國寶島
" 我和戰友聽令執行抵近懾壓任務
在空中目視距離俯瞰寶島臺灣的
海岸線和中央山脈
作為軍人的使命感和榮譽感油然而生
維護祖國領土完整的決心更加堅定 "
英雄回家
他們駕駛戰機全程護航
今年 9 月,運 -20 專機接迎
第九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
進入中國領空后
兩架殲 -20 戰機伴飛護航
" 雙 20" 列陣長空接英雄回家
高中強
執行此次任務的殲 -20 飛行員之一
2015 年,他曾駕駛殲 -11B
為志愿軍烈士遺骸護航
從殲 -11B 到殲 -20,高中強說
" 希望先烈們看到,世界頂級戰斗機
咱們自己也有了 "
聞令而動
他們從天而降,勇敢逆行
2008 年 5 月 14 日
15 人組成的空降兵小分隊臨危受命
在沒有地面指揮引導、沒有地面標識
沒有氣象資料的情況下
從近 5000 米的高空跳向汶川震區
打開空中救援通道
地震中被救助的 12 歲少年程強
將這一幕深深印刻在心里
他用稚嫩的雙臂高高舉起
" 長大我當空降兵 " 的橫幅
他回憶,在自己最絕望的時候
空降兵來了
" 當時心里就埋下了當兵的種子 "
如今,程強已成長為
模范空降兵連的排長
危急關頭
他們用生命捍衛誓言
馮思廣
空軍航空兵某師飛行員
在一次飛行訓練中
他和隊長遭遇發動機故障
為避免飛機墜落在人口稠密地區
他們果斷改變飛行軌跡
馮思廣因錯過跳傘最佳時機
壯烈犧牲,年僅 28 歲
余旭
中國首位駕殲 -10 飛機沖天的女飛行員
2016 年她在一次飛行訓練中犧牲
年僅 30 歲
據不完全統計
新中國成立后犧牲的空軍飛行員
超過 1700 人
他們把最美好的年華獻給強軍事業
把無悔的青春融入祖國空天
△空軍舉行向空軍飛行人員英烈敬獻花籃儀式
致敬藍天衛士
謝謝你們 73 年的守護
人民空軍,生日快樂
▌本文來源:央視新聞微信公眾號
制片人 / 王興棟 主編 / 馬瑋璐
編輯 / 林湘瑜 海報 / 孟祥龍
部分圖片來源 / 視覺中國
校對 / 高少卓
? 央視新聞
人民空軍,生日快樂!昂首嘶鳴秋高氣爽青翠欲滴34. 成熟的麥子低垂著頭,那是在教我們謙遜;一群螞蟻能抬走大骨頭,那是在教我們團結;溫柔的水滴穿巖石,那是在教我們堅韌;蜜蜂在花叢中忙碌,那是在教我們勤勞。46. Now, I think it is really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I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labor means.212.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吨裰υ~》 九 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哲?空降兵,殲-20,王海,運-20On the surface (At first thought), it (this) may seem a sound (an attractive) suggestion (solution / idea), but careful weighing on the mind (on closer analysis / on second thought), we find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