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哈爾濱十月三十一日電題:黑龍江依蘭:特色產業讓增收路越走越寬
新華社記者王春雨、強勇、戴
近年來,黑龍江省依蘭縣立足資源稟賦,加快發展“一村一業”、“一村一品”的現代農村產業體系,形成了食用菌、萬壽菊、光伏發電、肉羊養殖等七大初具規模的增收產業,成為鞏固脫貧成果、有效對接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
深秋,記者來到位于依蘭縣的哈爾濱春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豐收購加工廠,看到發酵的萬壽菊堆成小山,工人開著鏟車進進出出。在車間里,萬壽菊被扔進攪拌機里碾碎,然后沿著履帶傳到下一個環節。然后用制粒機將萬壽菊壓成顆粒,最后包裝裝運。
在哈爾濱春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永豐,工人正在操作叉車。新華社記者戴金喜攝
萬壽菊提取物可用于食品、化妝品、保健品等領域。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說,2021年,永豐收購了加工廠并投入使用。今年預計生產萬壽菊顆粒近600噸,部分收益發放給貧困戶。
今年風調雨順,我家150畝萬壽菊大豐收。永豐村的萬壽菊種植大戶王國平難掩喜悅。他告訴記者,萬壽菊一年開花六七次,經濟效益可觀。今年萬壽菊價格每斤上漲5分錢,達到0.7元,每畝純利潤1200多元。
依蘭縣通過簽訂農業訂單,廣泛設立收購點,加快了萬壽菊種植加工的規?;?。全縣萬壽菊種植面積達15000畝,也為當地村民提供了就近務工的機會。村民們意識到在家門口工作。收購永豐加工廠的負責人朱說,僅加工廠就雇用了25名村民,他們每天的收入從150元到300元不等。
達連河村黨支部書記吳彥魁在達連河村小組盛源養殖合作社放羊。新華社記者戴金喜攝
在達連河村組盛源養殖合作社,記者遇到了剛剛走出羊舍的達連河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吳彥魁。忙碌了一天,他有點累,但一說起養羊,他很快又精神了起來。
小尾寒羊產仔多,湖羊養肥.吳彥魁的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大河村人少地少。吳彥魁帶著村民出去考察,決定發展一個養殖項目。2020年,他成立了群山圣元養殖合作社。經過兩年的探索和實踐,羊的數量從356只增加到1200多只,規模不大。
為了節省前期費用,兩個村委會7名成員齊上陣,義務勞動。從給羊喂食、打掃羊圈、接崽、做B超市、給羊打疫苗,大家都成了養羊的全能型‘土專家’。
達連河村盛源養殖合作社正在放羊。新華社記者戴金喜攝
合作社已經決定,明年每20只母羊和1只公羊捆綁成一組,放在愿意配種的村民家里。村民每年只能歸還一定數量的羊羔。吳彥魁說,3年后,剩下的羊歸村民所有。
依蘭縣委副書記、縣長張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依蘭縣在實施特色農業項目的同時,大力發展新型化工、食品醫藥、新能源產業、文化旅游經濟、新經濟、新業態等產業,以縣域經濟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動能。
[更正][責任編輯:周]
黑龍江依蘭:特色產業讓增收路越走越寬 侃乘虛而入侃而肆無忌憚談2. 天空包含著白天和黑夜,即使黑夜的陽光遠不及白天,但天空卻不能失去黑夜,就像黑夜不能失去星星。85. Good listening can show respect, promote understanding, and improv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2008.江蘇)119.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池臺,夕陽西下幾時回?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鄉村振興,生物科技,經濟效益,化妝品,新華社The author’s proposal is inconsistent with the author’s conclusion about the consequences of adopting an ethics cod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