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晨報視頻、瀟湘晨報
記者|王千
天天給孩子跳繩打卡很無聊?不,不,那是因為你還沒有找到跳繩的樂趣。
近日,湖南長沙星城實驗二小的花樣逃課火遍網絡。體育老師賴玉榮發布的視頻中,學生們隨著動感的音樂跳繩,動作整齊劃一,充滿活力,玩出各種花樣。
賴玉榮老師介紹,學生每周都有一節跳繩課,還開設了跳繩興趣班。每個班選擇不同的音樂,根據音樂做不同的花樣。許多學生通過跳繩變得越來越自信。很多網友評論說,這樣的課程很有創意,很有意義。
90 后體育老師帶學生花樣跳繩,
和學生一起學習
賴玉榮是一名90后體育教師,已經在興城市實驗二小工作了六年。她也是學生跳繩的指導。
賴玉榮2017年剛來到興城市實驗二小。當時我們體育組有十多個體育老師?!懊總€體育老師都有自己的優勢和教學風格,所以我想打造自己的個人特色,”
賴玉榮大學學的是體育和武術,但武術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并沒有很好的運用。一個偶然的機會,賴玉榮在網上看到一個花樣跳繩的視頻,讓她不知所措。早在2014年,跳繩就被教育部正式列為《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小學生的固定項目。跳繩可以增加腦神經細胞活力,提高思維能力,增強心肺功能,加快血液循環,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對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有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跳繩圖案可以增加跳繩的樂趣,一定會受到學生的喜歡。
賴玉榮通過各種渠道查閱相關資料,暑假期間參加了各種跳繩訓練。為了讓學生學會一個動作,我在課堂上和學生一起跳舞,課后在辦公室門口自己練習,因為我知道,只有我自己能做到,我才能更好地教學生,孩子才能更相信你?!?
第一年,賴玉榮周五下午上興趣班。班上有20多個選修課的學生。她在課堂上教花樣跳繩,和學生們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學生們跳繩熱情高漲,
全校開始設立跳繩課
不出所料,花樣跳繩不同于枯燥的傳統跳繩,它融入了許多武術和舞蹈元素。興趣班的學生學習很積極,課間也在操場上練習。有趣的跳繩動作和極具運動審美的跳繩姿勢吸引了很多其他同學。其他同學看到跳繩好看就想學。越來越多的學生想學跳繩,跳繩興趣班從一個增加到了四個。
為了讓學員更有熱情,賴玉榮不斷琢磨學員更喜歡的訓練方法。在每一次跳繩訓練中,賴玉榮都結合了當下流行的音樂,不同的音樂搭配不同的動作。他還讓學生們自己編動作。學生們學得很快,會互相學習。
有時候同學會要求賴玉榮加快音樂來挑戰更高的難度。有的同學上課動作練得不好,下課會主動練。對于學生來說,跳繩不僅僅是一門體育課,更是一種樂趣。
2019年9月,賴玉榮的花樣跳繩開始在全校推廣。學校各年級都設置了逃課。賴玉榮還帶著學生參加過大大小小的多次跳繩比賽,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2022年上半年,劉畊宏《本草綱目》毽子火遍網絡,賴玉榮帶著他的學生跳跳繩《本草綱目》版。在社交平臺上,他們跳《本草綱目》的視頻播放量達到4000多萬次,讓很多網友瞠目結舌。
最調皮的 " 淘氣包 " 因跳繩找回自信
給賴玉榮最大的成就感是,除了學生的動作越來越漂亮,更重要的是,很多學生可以在花樣跳繩這項運動中找到自信。
2019年,賴玉榮第一次當班主任,一個男生的改變讓她印象深刻。我當班主任的第一天,就有幾個家長給我打電話,要求在那排座位上,不要把那個男生安排在自己孩子旁邊,因為他是班上最調皮的男生,上課不聽講,還經常用彩筆畫其他同學的衣服……’
因為這個男同學,賴玉榮每天都有沒完沒了的案子。作為一名負責班級的體育老師,賴玉榮一直認為,一個孩子好不好,不一定取決于他的成績和平時的表現。體育課上,賴玉榮發現自己的運動天賦和協調能力很強。在一次跳繩測試中,我發現他的動作很輕松,耐力也很好,所以我把他招進了跳繩隊。在訓練中,這個調皮的男孩找到了跳躍的樂趣,在所有的運動場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賴玉榮因為表現突出,總是在同學面前肯定他,表揚他。這個男生漸漸找回了自信,不僅成為了我們學校跳繩隊的主力隊員,學習成績也進步很快。課后他經常教同學跳繩,不想和他玩的同學開始叫他‘小老師’。
賴玉榮經常把學生的花樣跳繩記錄下來,發布在社交平臺上。最近一個‘蒙古人跳繩挑戰’的視頻又火了。很多網友評論說這種演習太煽情了!有趣又有創意!
推薦閱讀
長沙 90 后美女體育老師帶學生玩轉花樣跳繩,網友驚呼“太酷了” 百戰雞鳴狗盜悠然而下百勝31. 每晚,車床的隆隆聲都在我的耳畔回響,我不再感覺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難以入眠,這聲音比媽媽輕柔的搖籃曲更優美,我就在這聲音的懷抱中枕著父愛入眠。increasingly popular 越來越流行;be / get involved (in / with) 參與李賀234.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督疸~仙人辭漢歌》 阮郎歸 晏幾道虢國夫人承主恩,平明騎馬入宮門。音樂,興趣班,體育,武術,上課The arguer may be right about …, but he seems to neglect (fail) to mention (take into account) that fact tha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