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邱彥博
近日,中國政法大學一研究生放棄錄取資格的公告引發網友熱議。公告發布后,有網友認為這些學生考上了研究生卻沒有錄取,浪費了招生名額,對其他考生不公平。有些教授要求學生對社會和身邊的人有敬畏之心,甚至有人說這種行為不僅危害高校招生秩序,還浪費高校教育資源。
010-35萬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有名校光環。為什么32人被錄取后選擇放棄?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一是在考上研究生的同時,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比如通過公考拿到了公務員的編制;第二,拿到了留學名額;3.轉到不好的專業或者由全日制改為非全日制;第四,個人健康等原因。
這些原因中,除了第四個是被動放棄,其他三個都是學生主動放棄。前兩種顯然有更好的選擇,而第三種則是因為非全日制研究生學費高,每年要幾萬元,導致很多人望而卻步。
一方面得不到想讀的,一方面考上就放棄了。難怪有教授說這是破壞招生秩序,浪費高校教育資源的情況。但造成浪費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學生錄而不讀,而在于個別學校招生制度的‘個別不合理’。比如復試名額只看比例,不看人數。專業復試越熱門,淘汰率越高,能錄取的學生越少。不能補錄的學生成為不合格,不能調劑,也不能補錄。
當學生有多種選擇時,一定會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最優選擇,比如找工作。如果他們有好工作,為什么還要繼續讀研?同樣的工作現在也能找到,但是研究生三年后能不能找到就不一定了。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教授不應該用‘錄取’綁架學生的未來。
如果高校的招生制度更加完善,比如像一位教授說的,專業復試時淘汰率不要太高,對部分學生考生進行\'備考\',不會造成補錄失敗,不會造成高校教育資源的浪費。從這個角度來說,完善招生制度遠比封殺個人選擇重要。我們要求學生尊重社會和他人的同時,也應該尊重學生的個人選擇。
“錄而不讀”危害高校招生秩序?別拿“錄取”來綁架學生選擇 如雷貫耳蒼翠恬不知恥挺拔44. 誠實是人心靈純凈的折光,不僅僅能夠照亮自己,也能溫暖他人。一個人擁有了誠實,也就擁有了“生命的黃金”。58. I got sick and tired of doing the routine work day after day.121.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清平樂 趙令畤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招生,研究生,復試,錄取,中國政法大學21、You cannot 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