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日前,德州作家協會舉辦的廉政文化征文活動引發熱議:
原來一篇名為《我的縣長父親》的征文獲得了一等獎。
讓人想起電影《夏洛特煩惱》中的經典片段:
原華以一篇《我的區長父親》的作文獲得了區作文比賽一等獎。
夏洛特對此很不滿意,問老師:那是作文比賽嗎?那是為爸爸奮斗嗎?
看到這一幕,不禁有藝術照進現實的感覺,于是在評論區打:
脾氣暴躁的網友開門見山:為什么先?
充滿‘質疑精神’的網友一方面斷定作者在權力的陰影下,另一方面也不忘好好考個大學找個好工作。
畢竟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
前有周公的‘自爆卡車’,后有賈平凹的女兒賈倩倩以她的‘屁屎文學’打圈。
于是,這一次,大家也認定這篇文章的作者涉嫌利用父親的官位刷排名。最后征文比賽不是看寫作水平而是看‘爸爸’,有點諷刺。
在網友的圍攻下,德州市文聯首先出來說,評選本身‘肯定合規’。
但是隨后的行為就有點讓人大跌眼鏡了:這個獎推被刪了。
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他們是有罪的。
從表面上看,這似乎是又一次‘正義戰勝邪惡’。
網民揭露了一種利用特權僅僅通過一個標題來尋求獎勵的行為,
通過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徇私舞弊無處可藏,最終迫使對面刪推,落得個一塌糊涂。
多么令人高興??!
02
但事實上,真的是這樣嗎?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質疑的網友其實都沒看過原文,只是憑借對影片的印象,編造了一個‘靠關系取勝’的情節。
我們去看了原文,通讀之后,由衷地感慨:
這篇文章可能真的配得上第一名。
全文情真意切,用最樸實的話語描繪出了一個為人民鞠躬盡瘁的好干部形象。
如下所示:
上下滑動查看長圖
梳理文章內容后發現,文章中縣長的父親名叫余志明。他不是在任的縣長,而是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第一位地方縣長。
文章采用先抑后揚的方法。起初,作者恨他的父親,認為他冷酷無情,即使他的母親病重,她也拒絕回家。
他經常不肯專寵我們,要么是小氣不肯給我們買自行車,要么是不肯讓親戚‘走后門’,他女兒不懂。
但是隨著文章的敘述,一個人在百姓面前真的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好官。這與上一篇文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文章里寫到,父親在深秋救助了一個垂危的少年,因為失去聽力的少年在父親的鼓勵下意外走出了陰影。
全心全意為人民工作,沒有官架子,和老百姓心連心:
他在任期間做了很多好事,比如在困難時期堅持捐款,集中力量改鹽堿地等等。
當地媒體也報道了這位縣長父親的新聞,如捐贈給當地的91本工作日記,記錄了1951年至1978年的社會變遷,成為重要的研究資料。
所以最后看文章的網友一度覺得,這篇文章真的是把一個盡職盡責、嚴于律己的優秀共產黨員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
03
至于作者的‘特殊身份’是否影響了評獎的公正性。
我個人更喜歡這里什么都沒有。
首先,文章中的父親早就去世了,所以現在不可能有影響評選結果的權力。那個年代出來的干部,真的是清正廉潔,為老百姓辦實事。即使一個父親活到現在,也不應該希望自己的孩子利用特權為自己謀取獎項。
況且作者余忠東早就退休了。如今的她,只是一個愛寫作,愛打文字,喜歡通過筆墨表達內心感受的奶奶。沒有必要用獲獎經歷給她的簡歷“鍍金”。
大眾采訪了autho
起初,她在自媒體平臺上寫了一篇《逝去的背影》,一萬多字的短文。因為作文要求在3000以內,所以她刪除并修改了提交的內容。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想把父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傳遞下去。沒別的想法,不想爭名,也不想爭利。
至于標題名,作者表示是為了實事求是記錄父親一輩子做的這些事。
所以,我沒有寫‘我的父親’,因為我想得獎。是因為‘我寫了關于我父親的文章,還得了獎’。
所以,既然《我的縣長父親》本身不是憑空‘吹’出來贊揚不存在的事跡,
既然文章本身真的能打動人,
既然父親的故事本身就值得寫出來給更多人看。
如果真的好到能在所有的廉政八股中脫穎而出,
我覺得得獎沒什么不好吧?
只能說最有爭議的是她對流行文化沒有網友那么敏感,所以用了這么簡單直白的標題,太容易讓人想到‘黑幕’了。于是就有了這個網絡節奏。
但說實話,現在年輕人耳熟能詳的熱梗,一個老奶奶可能根本沒聽說過。
如果僅僅是因為他們的特殊身份,就會被懷疑有牽連,甚至質疑他們不配得獎,網民在批評之前是不是更應該知道發生了什么?
當一個標題一眼就和‘廉潔’背道而馳的時候,大家都恨不得把十萬字背后的黑幕補上。順便說一句,我為我的‘正義’感到驕傲。
都說前幾年流行標題黨,起一個有噱頭的標題,看完之后發現根本不是這么一回事,
當然,這并不意味著文學作品不能被批評。其實每個人都有值得質疑的地方。
但問題是,這種質疑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完全文再評價。
而不是僅僅依靠自己的主觀猜測,拋開文章,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直接胡亂注射,甚至以最大的惡意揣測他人,這不是一種傷害嗎?
我能大致理解現在的人對拼爹這種社會現象有些PTSD,但因為一個縣長父親的頭銜和背后的權力有關聯,所以還是太有想象力了。
有時候我不禁感嘆,小惡魔造成的互聯網環境污染。
只是因為和‘電影’的碰撞,我開始用話題在評論區抖個小聰明來展示自己的‘幽默細胞’,用娛樂思維自娛自樂。
不當的笑話被別人糾正的時候,我甚至可能會說,反過來說,我不就是玩個把戲嗎?你一定要這么嚴肅嗎?
只希望他們得知真相后能給作者和縣長的父親一個道歉。
我看這些年明顯進化了,至少以前還要看完文章再罵 " 文不對題 ",現在文章都不用看就可以虛空輸出。
遺憾的是,經不起網友質疑的當地作協,在事發后直接刪除了獲獎文章。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后悔當初不該這么直接的‘出走’,讓事情的真相顯得那么不明朗。
有人直接質疑:就因為網友嘲諷了兩句就刪了。這是喜歡嗎?
實際上,事先通過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來減少爭議:
比如在獎項推送的開頭,附上每個獲獎作品的鏈接或者截圖。這樣也會讓整個評選結果更加公開透明。
屆時,《我的縣長父親》是否配得上一等獎,大家可以通過對比做出自己的判斷。而不是看一個頭條就開始帶節奏。
即使輿論發酵后,仍然有辦法‘修補’:
比如再寫一篇相關文章,自信地回應網絡上的爭議,詳細表達入選理由。
但恰恰是這個方法會引起最大的爭議,他們選擇了:3354。在引起輿論的那一刻,他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撤下文章避風頭。。
本來一個堂堂正正的東西,被這樣一個混亂的操作弄得看起來黑幕重重。
既然評委會一致決定把這篇文章作為一等獎授予,網友的幾句話怎么能撼動你呢?
就因為一波網絡輿論,直接把別人退休老太太真情實感的文章刪了,不僅自己的公信力徹底沒了,也是對作者的不尊重?
04
不看文章,覺得標題非常諷刺,
這么一篇樸實深情的文章,
與最后荒謬結局的碰撞,
兩種強烈的感情對比終于變成了一聲長長的嘆息,
哀悼逝去的時光。
《我的縣長父親》憑什么不能得獎?草木蒼翠富春雨如油麗堂皇29. 就這樣也好,于緣分中邂逅,也于緣分中結束。在這個秋天,再次撿拾一枚紅葉,寫下過去的哀怨情愁,畫下西風瘦,美人半卷簾,讓秋風帶帶到夢的遠方,也許那是最好的歸宿。46. Now, I think it is really successful experience, and I totally understand what labor means.司馬遷《史記》97.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輕于鴻毛。 江水蒼蒼,望倦柳愁荷,共感秋色。廢閣先涼,古簾空暮,雁程最嫌風力。寂寂花時閉院門,美人相并立瓊軒。特殊身份,德州,作文,小鬼,夏洛特煩惱38、In peace prepare for war. |